沒聽過的新行業---語言治療所及聽力所

三和聽語治療所負責人 語言治療師 梁英男

         隨著台灣經濟水準的發展,以及醫療品質的提升,語言治療及聽力評估的需求蒸蒸日上,在許多聽語治療前輩的大力推動下,於民國83年在中山醫學院創立第一個培訓聽語人才的搖籃---復健系聽語治療組,當時只有收取20名左右的學生,對於聽語大量且急迫的需求僅有杯水車薪的效果,因此陸續於台北護理學院、臺北市立教育大學、高雄師範大學、馬偕醫學院陸續開辦聽語治療系所,但培訓的人才多聚集於各大醫療院所或是助聽產業,就算到了現在---人才已經制度化的培訓產出,醫院常受限於空間與健保制度,無法聘任過多的聽語治療人員,也還是有許多患者須長久的等待,而這樣的困境,在聽力師法與語言治療師法通過的同時,有機會獲得改善,因為一個新興的新行業---語言治療所及聽力所得以合法設立了。

        何謂語言治療所?何謂聽力所?簡單的說,就是具備國家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合格,並於醫療院所從事語言治療或聽力相關業務兩年以上資格者,可向主管機關申請核准設立語言治療所或聽力所,從事法定語言治療師或聽力師許可的醫療行為,因此,民眾多了一個不同於大醫院的醫療選擇。而這個選擇包含幾個優缺可供民眾評估,

優點

1.等待排診時間變短:因為治療所規模不及大醫院,較不易湧入大量個案,等待時間較大醫院短。

2.可治療或諮詢時間變長:因為治療所多為自費營運,較不受健保限制,每堂課多長於30分鐘,也因為治療所不受健保限制,收費較高,因此服務品質直接受到考驗,通常治療師會有較長的時間與個案家屬討論或諮詢。

3.沒有實習生實習的狀況產生:由於治療所非教學單位,因此不會有實習生實習的問題,且營收與服務品質直接相關,提供服務的治療師資歷通常較為資深。

缺點

1.收費較為昂貴:通常治療所多採自費項目營運,較健保收費昂貴。

2.設備無法齊備:由於治療所的資金無法與大醫院相比,在一些昂貴設備方面,如嗓音分析設備、吞嚥電刺激設備等等,可能會依各治療所次專科的規劃而有不同設備的採購,無法全部齊備。

3.服務對象無法廣納:由於治療所的設備受限,如果沒有採購嗓音分析設備,可能就比較沒有辦法服務到嗓音異常的族群,而且治療所配置的人力也較少,無法服務到各類型的個案,因此,在您考慮不於大醫院待排,想求診於治療所時,須先瞭解該治療所是否能提供您需要的服務內容。

        以上,乃以語言治療所為主要的比較依據,聽力所又稍有不同,聽力所可提供較為即時的聽力檢查,但無法提供聽性腦幹反應評估,也無法開立聽覺損傷鑑定報告或取得手冊,但能於聽力評估後給與聽覺輔助器使用評估,且治療所依法無法販售聽覺輔助器具,因此可作為另外一個較為中立的諮詢選擇,同時聽力所可提供聽能復健服務,可提供不錯的聽能管理服務,若能語言治療所附設聽力所,或是聽力所附設語言治療,都可以在聽力師與語言治療師的合作下,提供不錯的聽損族群所需服務喔!

        不過,由於治療所乃自費營運居多,復健歷程又多為長期抗戰,因此在經費考量上面就須長遠規劃,若僅依賴治療所服務,將所費不貲,因此,建議將治療所作為輔助系統,或諮詢系統,運用治療所等待時間短、可較多諮詢時間、且治療師資歷較豐的優點,來彌補大醫院體系中的不足,也可以說是大醫院體系外新的輔助選擇囉,提供給各位家長參考,感謝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三和聽語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